AI智能摘要
车辆型式批准是主管部门对车辆设计制造进行全面审查测试,确认符合法规后给予的批准,确保车辆满足安全、环保及性能标准。其目的在于保障交通安全、控制尾气排放噪声、维护市场秩序,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审查、样车测试和生产一致性检查。该制度促进国际贸易并推动技术进步。在SUMS体系中,国外(欧盟)按法规管理,每个法规对应VTA证书和RXSWIN,通过ECU-功能-法规关系判断型式批准系统;国内则按公告参数管理,需建立法规-公告参数-ECU关系进行判定。
— 此摘要由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,仅供参考。
1 基础概念介绍
1.1 定义
车辆型式批准是指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,对某一类型车辆的设计、制造等进行全面审查和测试,确认该类型车辆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后,给予批准的活动。获得型式批准意味着该类型的所有车辆都被认为满足了规定的安全、环保、性能等方面的标准。
1.2 目的
- 保障道路交通安全:通过对车辆的制动系统、转向系统、照明系统等关键安全部件进行严格测试和审核,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可靠运行,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,保护驾乘人员以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。
- 保护环境:对车辆的尾气排放、噪声水平等进行限制和管控,以减少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对大气环境和周围居民生活环境的污染,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。
- 维护市场秩序:为车辆市场设定统一的准入门槛,保证进入市场的车辆都达到一定的质量和技术标准,防止不符合要求的车辆流入市场,促进公平竞争,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1.3 主要内容
- 技术审查:对车辆制造商提交的技术资料进行详细审查,包括车辆的总体设计、技术参数、生产工艺、安全装置等方面的信息,确保车辆的设计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。
- 样车测试:制造商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样车,由指定的检测机构按照规定的测试方法和标准进行一系列的测试,涵盖性能测试(动力性、经济性等)、安全测试(碰撞试验、制动性能等)、环保测试(尾气排放、噪声等)等多个方面。
- 生产一致性检查:在车辆获得型式批准后,主管部门还会对车辆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,确保制造商在批量生产过程中能够保持与批准车型的一致性,保证每一辆下线的车辆都符合型式批准所规定的各项要求。
1.4 意义
- 促进国际贸易: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,车辆型式批准制度的协调和互认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,使车辆能够更顺畅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流通,促进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。
- 推动技术进步:为了满足型式批准的要求,汽车制造商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源,改进车辆的设计和制造技术,从而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。
2 型式批准系统
在SUMS法规中经常会提到车辆型式批准系统,其在国内/国外的定义有些许差异,以下是对该概念的清晰解释:
- 国外:国外(欧盟)按照法规管理车辆型式,其法规要求成体系化,每个法规都会对应一个VTA证书,即对应一个RXSWIN。通过建立ECU-功能-法规的关系,即可判断某个ECU是否为型式批准系统。若某个ECU的功能涉及法规,那它就是型式批准系统,若某个ECU的所有功能都不涉及法规,那它就不是型式批准系统
- 国内:国内按照公告参数管理车辆型式,跟法规本身没有直接关系。需要建立法规-公告参数-ECU的关系,才能判断某个ECU是否为型式批准系统。若某个ECU的功能涉及某个法规规定的公告参数,那它就是型式批准系统,若某个ECU的功能不影响所有公告参数,那它就不是型式批准系统。
路过吃瓜,难怪有些车上市一拖再拖,估计型式批准卡壳了
看完才知道原来我的小车出厂前已经被折腾得这么惨,刹车撞墙测尾气一样没落下😂
原来ECU和法规挂钩这么重要,难怪现在汽车电子系统越来越规范了
看完我只能总结一句:卖车前先把关系图谱画清,不然ECU少认证一个直接全翻
国内按公告参数管理这块有点复杂,能不能举个实际例子说明下
国外一个VTA配一个RXSWIN,国内得绕公告参数,感觉备案部门要秃好几层
原来把整车拆成一堆ECU再挨个挂法规是这么回事,😂
这文章讲得真清楚,总算明白型式批准是咋回事了 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