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企如何备战SUMS?

话题来源: SUMS体系:基础介绍

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SUMS这个词的时候,我还在想这又是什么新概念——结果一查才发现,这可能是未来几年车企不得不面对的一道“硬门槛”。从2026年开始,国内的新车认证就要逐步纳入SUMS体系了,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如果车企还没开始准备,可能连新车都上不了公告。你想想,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,谁的车上没有几十甚至上百个ECU?每一次OTA升级背后,其实都涉及开发、测试、生产、售后乃至市场监管的复杂流程。SUMS要管的就是这一整套事,而且它是强制的,没得商量。

SUMS到底意味着什么?不仅仅是技术,更是体系

很多人一听到“软件升级管理”,第一反应可能是技术部门的事。但其实SUMS远不止技术层面——它更像是一套贯穿企业全流程的管理体系。你得从组织架构上明确责任,比如谁负责版本控制、谁负责合规申报、谁应对监管抽查。我听说某家新势力早在两年前就开始搭建SUMS团队,甚至专门设立了“软件合规工程师”这种岗位。这可不是小题大做,毕竟一旦某次升级出了问题,可能不只是召回那么简单,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品牌的生产资质。

时间真的不多了,车企现在该做什么?

虽然看起来离2026年还有一段时间,但真要搭建一套符合法规的SUMS体系,没个一两年根本下不来。首先得梳理现有流程——你们公司的软件版本是怎么管理的?测试用例是否覆盖了所有可能的影响场景?升级失败后的回滚机制真的可靠吗?我见过有些企业还停留在用Excel表记录软件版本,这显然是不够的。其次,你得提前和认证机构沟通,了解最新的实施细节。毕竟国内的SUMS细则还在不断更新,比如最近有消息说,2028年后生产的车辆即使此前已认证,也可能因为软件升级而重新触发SUMS要求——这种动态谁能不跟进?

当然了,最难的不是技术,是跨部门协作。SUMS要求研发、制造、售后、法务甚至公关都要参与进来。比如一次OTA升级可能影响车辆续航或性能参数,这些变动是否需要重新公告?怎么向用户说明?这些问题都得提前想清楚。有些车企已经开始在内部做“SUMS压力测试”,模拟各种升级场景,甚至邀请第三方机构做预审——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,值得大家参考。

说到底,SUMS不是某个部门的事,而是整个企业面向“软件驱动”时代的一次能力升级。那些觉得“到时候再说”的车企,恐怕真要踩坑了。

2 thoughts on “车企如何备战SUMS?”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👤本站访客数: 👁️本站访问量: